原料:糯米1斤,碱面5克,老黄的竹箬叶适量。 准备: 1、先将碱面用少量温水化开,然后倒入糯米中加水搅拌均匀,浸泡12小时或24小时均可。 2、竹箬叶提前处理好备用。 做法:把用碱水泡好的糯米捞出沥干,此时你会看到白白的糯米变成稍黄的颜色了。用竹箬叶把糯米包成粽子,冷水下锅煮熟再焖三四个小时就行了。
30克左右
1、备好:糯米,碱,粽叶,棉绳。
2、糯米洗净沥干水,加碱拌匀静放10分钟。
3、然后加几滴油拌匀,粽叶放入开水中焯水几分钟捞出用清水两面洗干净沥水备用。
4、棉绳剪好适用长度,这样方便粽子包好捆邦。
5、取两片粽叶,叠成漏斗,其中一部份员重叠起来的,这样米就不会漏了。
6、装入适量的米,稍微压紧实一点,把叶子盖过来之后封住另外一头,顺着把多出_的叶子叠在一侧,最后在向着自己的位置收口。
7、最后在粽子腰中捆绑上棉绳就可以了(捆绑时稍微提一下力,这样捆得紧了煮时才不会散掉)。
8、将粽子放入电饭煲,加没过粽子的水量,放3克左右的碱在水里与粽子一起煮,然后盖好盖子按煲汤键默认2小时,等结束后按超快煮15分_,最后不要急着打开取出,多焖一会。
包碱水粽一般是一斤糯米配5克食用碱(约三分之一汤匙)、12克的食用油(一汤匙),包粽子时大概3.5汤匙的米一个。
具体步骤如下:1、提前一晚洗净浸泡粽叶和糯米。如果气温高,糯米要放冰箱浸泡,不然会发酵的。
2、将粽叶煮开5分钟,捞出,再次浸泡。
3、将糯米沥水,加入食用碱和食用油,搅浑搓匀,将混合均匀的糯米静置一小时左右。注意,要先加食用碱,待碱被吸收后再加食用油,不然会营养口感。
30g左右。
在包碱水粽的时候一斤糯米大约放30g左右的碱即可,适量放一点食用碱能增加糯米的黏性,从而能让粽子吃起来更加软糯,还能缩短煮粽子的时间。且由于糯米整体性质偏酸,加入食用碱能使粽子的味道更鲜,同时食用碱还能起到一定防腐作用,加入食用碱能让粽子保持的更久。
碱水粽是福建,广东一带的特产。
碱水粽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地方传统名点。属于端午节食品。叶泡水约30分钟后洗净,沥干备用。圆糯米至少泡4个小时后再将水分沥干,加入碱油充分搅拌至米粒呈微***即可。取粽叶并将其折成三角袋口状,抹些油再加入2.5大匙的米粒,包成粽子状后用棉绳绑好,注意别绑太紧。碱粽下水煮1~1.5小时,剥开粽叶检查,米粒完全融合成黄黄的稞就做成碱粽了。
1. 碱水粽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特产。
2. 碱水粽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主要流行于南方地区,如江浙沪、福建、广东等地。
其主要原料为糯米和肉类等,经过特殊的加工制作而成。
由于其制作工艺比较繁琐,所以在其他地区并不常见。
3. 碱水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之一,如端午节时人们会食用粽子,其中碱水粽也是其中的一种。
除了传统的肉粽,还有豆沙粽、咸蛋黄粽等不同口味的碱水粽,是中国南方地区不可缺少的美食之一。
8~12个左右。
制作粽子的主要材料有糯米、粽叶、内陷材料等等,而一斤糯米能包几个粽子要取决于粽子的大小以及粽叶叶片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一个常规的粽子规格在100g左右,如果是不放馅料的情况下,一斤糯米可以包12个左右的粽子。
但如果加入馅料的话,比如加入红豆、红枣、五花肉、蛋黄、火腿等等馅料,那一斤糯米会只能包8个左右的粽子,并且粽叶叶片比较大的话,那单个粽子的规格也会大很多,自然一斤糯米包的粽子也会要少一些。
一斤糯米可以包15~20只碱水粽子。
糯米的包粽子比例是3:1,每斤糯米约可加水1000毫升,每只碱水粽子的重量在100克左右。
包粽子的最佳比例是3:1,既3份糯米1份肉馅,粽子的大小和材质都会影响粽子的数量,若粽子较大且有加入其他馅料如豆沙、红枣或芝麻等,则糯米粽的数量会相应减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2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