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粽子有碱水粽子、赤豆粽、红枣粽等品种。其中碱水粽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碱水粽是粽子的一种。小苏打即"碱"。因食材中有碱水而得名。碱水粽子色泽橙黄,晶莹透亮,入口软糯,味甜而具有箬叶的清香。此粽除拌糖吃外,还可用莲子、火腿、香肠、枣泥等精细原料做馅,制成各种风味的品种。
制作步骤 1、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放一容器内,倒上碱水一两拌匀(一斤块碱,用一斤水化成碱水),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必须先放碱水,后放生油。否则,碱水就不易被米粒吸收,米粽吃口就不糯)。
2、竹箬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里。取竹箬两张,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两,再捞取两张竹箬插入尖角斗形粽的左右两边。先将两边的竹箬向里折拢,再将前后的竹箬向里折拢,裹包成四角相等,中间稍有隆起的长形五角米粽,用线绳从左到右扎牢。 碱水粽子
3、裹包时要松些,扎得也不要太紧。裹好后,碱水粽子摇起来,里面米粒会动为标准。包扎得太紧,煮时米粒涨不透,会夹生而不软糯。
4、取一净锅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将粽放入子锅内(水要浸没碱水粽子为好),在旺火上煮三个小时,再改用小火焖煮三四个小时即可。
粽子又名米粽,是用糯米制作出来的一道民间美食!
人们在制作粽子的时候往往放点碱水或烣水,这样制出来的粽子呈浅***,表面光亮不粘叶,并且不易发糟。那么怎么配用碱水呢,其实这也没什么具体配方,你主要把碱水倒进浸泡好的糯米里,边倒边搅均匀,待见到米呈浅***就可以啦,如果你喜欢颜色深点就多放一点点,也不可放太多,放太多会苦涩。这就是我包粽子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包粽子放碱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取少量碱用温水化开,然后倒入浸泡糯米的水中,使其浸泡一个晚上,泡完后将水沥干即可包粽子了。
还有一种就是将包好的生粽子放入碱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让粽子吸收碱水后再去煮。
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放一容器内,倒上碱水一两拌匀(一斤块碱,用一斤水化成碱水),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必须先放碱水,后放生油。否则,碱水就不易被米粒吸收,米粽吃口就不糯)。
2.
竹箬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里。取竹箬两张,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两,再捞取两张竹箬插入尖角斗形粽的左右两边。先将两边的竹箬向里折拢,再将前后的竹箬向里折拢,裹包成四角相等,中间稍有隆起的长形五角米粽,用线绳从左到右扎牢。
3、裹包时要松些,扎得也不要太紧。裹好后,碱水粽子摇起来,里面米粒会动为标准。包扎得太紧,煮时米粒涨不透,会夹生而不软糯。
4、取一净锅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将粽放入子锅内(水要浸没碱水粽子为好),在旺火上煮三个小时,再改用小火焖煮三四个小时即可
煮粽子时添加食用碱可以让粽子煮出来更软糯,但一般不建议加白醋。
如果加了食用碱煮粽子,一般需要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煮 2~3 小时左右。但具体的煮制时间还会因粽子的大小、馅料以及火力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碱的用量要适当,过多可能会影响粽子的口感和风味。同时,要确保粽子完全煮熟煮透才可食用。
糯米3斤(约40个粽子),食用碱13克,粽叶80张,棉线若干。需要注意的是,糯米需浸泡30分钟,碱要用一小碗水溶解。糯米浸泡好后倒干水分,再将碱水倒入糯米拌匀,待糯米微微发黄后才可以包粽子。
碱水粽子的配料是:糯米500g、碱水适量、粽叶适量、生油适量、红枣或豆沙适量。
碱水粽子的做法:1、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放入容器内,倒碱水,拌匀,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2、粽叶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里,取粽叶两张,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两,将两边的粽叶向里折拢,再将前后的粽叶向里折拢,用线绳从左到右扎牢;3、锅内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将米粽放入锅内,在旺火上煮三个小时即可
所需食材:圆糯米500g,食用碱一共8g。
具体做法步骤:
1、准备500g糯米,先用清水淘洗干净,加入4g食用碱,然后再加水,浸泡4个小时以上。如果浸泡时间比较久的话,最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来做粽子的糯米,我们一般选用圆糯米。

2、我用的干粽叶 ,先提前浸泡了一个晚上,然后再用开水煮5到10分钟。这样处理之后,粽叶不容易破。当然如果能用新鲜的粽叶就更好了。

准备工作就全部做完了,再来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底部一定要卷成尖角才不会漏米。

然后把糯米舀进去,可以压紧实一下,表面再压平整 。

把两侧的粽叶向里折,把多出来的粽叶往下折,盖住糯米,最后用棉线绑好就完成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