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很多的地区,现在还用黄荆树叶来制作碱水粽。方法也简单,就是把黄荆树叶***摘回来晒干,等到端午的时候把它烧成灰,再将这些灰放到滤布上面过滤。一遍又一遍用水冲,也就成为了碱水。用这种碱水做成的粽子,色泽金黄,晶莹透明,而且混合着粽叶味、糯米味和黄荆树叶的香味,味道是一绝。
苏木碱水粽,
苏木,别名戈梅芳、苏枋。苏方,苏方木,棕木,赤木,红柴为苏木科苏木属植物苏木。
其配料及制作方法为:红糯米500克,苏木1小块(约8~10公分长、1公分宽、四方型),碱水适量。将苏木***用碱水渗匀的糯米中,用煮沸过的大蕉叶包好,以针草(一般不用大尾草即水草)绑扎牢。500克米只包2~3只粽,制作完后,放进糖缸或方铁罐以文火煲12小时才完成。由于粽内苏木染有红色,使人吃来别有风味
原辅材料
糯米、碱水、生油。
制作步骤
1、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放一容器内,倒上碱水一两拌匀(一斤块碱,用一斤水化成碱水),待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必须先放碱水,后放生油。否则,碱水就不易被米粒吸收,米粽吃口就不糯)。
2、竹箬用清水洗净浸泡在清水里。取竹箬两张,折拢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两,再捞取两张竹箬插入尖角斗形粽的左右两边。先将两边的竹箬向里折拢,再将前后的竹箬向里折拢,裹包成四角相等,中间稍有隆起的长形五角米粽,用线绳从左到右扎牢。 3 、裹包时要松些,扎得也不要太紧。裹好后,碱水粽子摇起来,里面米粒会动为标准。包扎得太紧,煮时米粒涨不透,会夹生而不软糯。
4、取一净锅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烧开,将粽放入子锅内(水要浸没碱水粽子为好),在旺火上煮三个小时,再改用小火焖煮三四个小时即可。
用料
糯米 1000g
食用碱 5克
新鲜粽叶 60片
棉绳 1卷
做法步骤
1、糯米淘洗至水变清澈
2、沥干水份
3、加两小匙食用碱
4、搅拌均匀,食用碱可以分次加入,只要糯米变成***就可以了。不要加太多,太多会变苦,太少颜色就很淡。
6、将煮好的粽叶浸泡在凉水中
7、用刷子将粽叶两面轻轻刷洗干净
8、将粽叶的头剪掉
9、尾部也剪掉一些
10、取两片粽叶,最好是一大一小,大的在下面,将粽叶绕两圈,绕成锥形,底部尖尖的不能有缝隙
11、舀一匙糯米用筷子戳一戳,让糯米能顺利的达到底部,再加满糯米压压紧
12、将粽叶的左右两边超内折
14、整形,将粽子折成三角形,多出来的边再朝外折
15、用棉绳将折好的三角部分绕紧两圈,扎紧
16、粽子全部扎好
17、放高压锅中摆放好,加漠过粽子的水量,盖上盖子,待上汽后转小火焖煮4小时左右。
19、煮好的样子黄晶晶的,这要归功于食用碱,加碱煮出来的粽子更香,除了粽叶的香味还有碱的香味,而且口感更香韧。
21、蘸芝麻
22、将黄豆炒熟,加白糖一起打成粉,再蘸粽子味道更香。
买新鲜粽叶和粽绳,用刷子两面刷干净,用开水煮15分钟,加点盐和碱(增加粽叶韧性)煮好的粽叶用水浸泡
步骤 2
糯米洗净后放碱泡2小时,一斤米放8克左右食用碱,也可根据自己需求加减,也可根据个人喜欢放绿豆或者红豆
步骤 3
粽叶卷成角状,放一勺糯米,然后用筷子把米杵紧,再加再杵。然后包起来,包严实就好,我是第一次包,虽然没那么美观但一点不影响口感
步骤 4
包好后放水放电高压锅煮,水要把粽子全盖住,粽子上面放个瓷盘子,调到蹄筋位置2次就可以了,大概2个多小时,出锅放凉就可以啦
碱水粽是一道传统的中国粽子,下面是一种家常的做法:
材料:
- 糯米500克
- 绿豆200克
- 猪肉馅200克
- 冰糖适量
- 盐适量
- 酱油适量
- 料酒适量
- 葱段适量
- 姜片适量
- 蒜末适量
步骤:
1. 糯米洗净,浸泡4-6个小时。
2. 绿豆洗净,浸泡4个小时,然后蒸熟,用勺子压成糊状备用。
3. 猪肉馅加入适量的盐、酱油、料酒、葱段、姜片、蒜末搅拌均匀腌制一段时间,增加味道。
4. 粽叶用热水烫软备用。
5. 取一块粽叶,折成漏斗形状,将一小部分糯米放入底部,然后依次加入一层肉馅、一层绿豆糊和一层冰糖。
6. 再加入一层糯米,将粽叶从上往下包裹住材料,然后用手轻轻压实。
7. 将粽子用绳子绑紧。
8.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煮2-3个小时。
9. 煮熟后取出,待凉后即可享用。
这样做出的碱水粽,外层粽叶嫩滑,内部糯米香糯,绿豆糊和猪肉馅的搭配使口感更加丰富。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馅料,例如豆沙、咸蛋黄等。记得在烹饪过程中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盐的用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