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 2杯面粉
- 1杯无糖原味酸奶
- 1茶匙发酵粉
- ½茶匙盐
- 1汤匙橄榄油
步骤:
3. 将面糊倒在一个平坦的表面上,用手揉搓几分钟,直到面团光滑且有弹性。
4. 将面团放回碗中,用湿布盖住,放置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发酵,直到面团体积增大约一倍(大约需要1-2小时)。
5. 发酵结束后,取出面团,将其放在一个轻轻撒上面粉的表面上,用手轻轻按压面团,将其排气。
6. 将面团分成适当大小的小块,然后用擀面杖擀开成薄片。
7. 在一个平底锅中,用中小火加热,将面片轻轻放入锅中煎炸,直到两面呈金***。
8. 煎炸完成后,将吐司取出,放在架子上冷却几分钟,即可享用。
这是一个简单的无糖原味酸奶吐司食谱,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任何喜欢的配料,如芝士、蔬菜等。希望你能喜欢这道食谱!
包子豆浆,酸奶面包,两种早餐你会选择哪一种?
这个问题得看胃口,或许今天想吃包子豆浆,明天想吃酸奶面包。
对于吃货而言,与其考虑选择的问题,不如统统收入肚中。
酸奶面包,可以提前一天买好做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可以直接吃。
包子要吃热乎的,豆浆要喝现打的。
酸奶是凉的,适合夏天,豆浆喝烫的,适合冬天。
包子有荤有素,皮薄馅儿足。
面包甜香松软,入口即化。
大多数人中国人吃喜欢包子豆浆。
大多数外国人习惯吃酸奶面包。
一个是中式早餐,一个是西式简餐。
喜欢甜口的吃面包喝酸奶,喜欢咸口的吃包子就豆浆。
一个是豆制品,一个是奶制品。
一个更符合中国胃,一个更符合外国胃。
一种早餐吃多了,偶尔换换新口味也是对自己味觉的补偿。
如果让我选肯定会选包子豆浆,包子有馅儿,荤素兼有,豆浆可以喝原味或者加糖的,现在这个季节吃了暖烘烘的。
我会选择包子豆浆。
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指南,我从以下2个角度说明一下原因:
一、包子、豆浆的营养丰富
1.包子含有人体需要的7大营养素
①包子皮属于主食谷类(碳水化合物),能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包子馅中即有菜又有肉(或鸡蛋),菜类提供人体所需要的②维生素、③矿物质、④膳食纤维等营养素;⑤肉蛋类则主要提供人体需要的蛋白质、⑥脂肪、⑦富含水分。
2.豆浆
豆浆由黄豆制作而成,含有大量的脂肪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尤其是含有氨基酸较全面,特别是富含赖氨酸,能够补充包子皮(谷物)中赖氨酸的缺乏,达到了蛋白质互补。
二、酸奶、面包营养缺乏
1.酸奶
含有①蛋白质、②脂肪、③多种维生素、④钙磷铁硒等矿物质。
2.面包
⑤以碳水化合物(糖)为主,⑥水。
综上所述,我选择包子豆浆。
以包子豆浆做早餐,包含了每天应该摄入的肉蛋类、蔬菜类、谷类、豆类等,含有了人体所需7大营养素,营养相对全面丰富。
以面包酸奶做早餐,缺少蔬菜和膳食纤维等,营养不够全面。所以我不会选择。
建议:“肉菜馅包子十1个鸡蛋十1杯牛奶”做早餐,营养更理想。🤗
以上是我的@纳兰若香 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从小吃惯了牛奶和面包的人,那可以选择这个,但是中国人因为牛奶喝的比较少,会有乳糖不耐受,早上吃酸奶和面包,容易拉肚子。那很多人要说我小的时候喝牛奶没有问题。为什么大了,反而会有这种问题。其实是因为你稍微大一点,以后就不喝牛奶。然后肠道里有一种酶退化了。这个是可以慢慢训练的。少量多次的喝牛奶慢慢这种酶还会恢复。
如果对牛奶没有什么要求,其实吃钙片或者吃鸡蛋,也能补充蛋白和钙质。我觉得包子和豆浆比较适合中国人的胃。
谢谢邀请!若是两者必须二选一的话,我会选择包子豆浆。理由如下:
首先我认为包子豆浆,更多的是代表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而酸奶面包则更多是代表西方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大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也是中华56个民族集体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是上下5000年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我认为中国饮食文化是天生丽质的,也是眉目如画的。它讲究是风味、季节、美感、情趣、食医等多维审美和营养的高度统一。
民以食为天。梁实秋在他的著名散文《雅舍小品》、《汤包》、《豆汁儿》里,就多次提到包子和豆浆是美味可口的最佳搭配。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会选包子豆浆。
首先,包子豆浆是我们的传统食物。豆浆起源于西汉时期,包子起源于三国时期,它们都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其次,包子和豆浆多为热食,酸奶面包多为冷食。早餐常吃热食,可保护“胃气”,“胃气”指的是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以及免疫力。
再者,包子和豆浆营养丰富,有益身体健康。包子为发酵食品,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脂类等,豆浆富含植物蛋白,磷脂,维生素,铁、钙矿物质等。豆浆和包子等淀粉类食品搭配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常喝豆浆有利于防止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缺铁性贫血等疾病。
综上,我认为包子豆浆更适合我们作为早餐的首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