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用碱:适量(约5克)猪肉(五花肉):300克 粽叶:适量 细绳:适量 腌料(用于腌肉):生抽、老抽、五香粉、糖、料酒、姜片 【秘制步骤】提前准备:将粽叶清洗干净,浸泡一夜,使其变得柔软易于折叠和包裹。同时,将糯米洗净,沥干水分,浸泡4-6小时,然后沥干。
2、乌豆沙馅或红豆沙馅和甜糯米;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翅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一口下去,即能尝到甜粽的香甜,又能吃到咸粽的咸香,是潮汕人的最爱。配料:花生油适量,生抽适量,食盐适量,白糖一小勺。
3、苏木棕的草木灰,***用无污染早稻草配以数种天然植物烧制,可令粽子更香。早在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用菰叶包成四角形,煮熟,称为碱水粽。苏木原产印度、缅甸、越南等地,在中国云南、贵州、福建等省自治区和台湾地区均有栽培,云南有野生分布。
4、豆沙粽——绵软的红豆沙馅,甜而不腻。 蜜枣粽/红枣粽——糯米裹着整颗蜜枣,简单经典。 八宝粽——混合红豆、绿豆、花生、莲子等杂粮,口感丰富。 碱水粽——用碱水浸泡的糯米,金黄透亮,常蘸白糖或蜂蜜吃。 紫薯粽/芋泥粽——现代流行口味,软糯香甜。
5、缸鸭狗碱水粽算是比较出名的,糯米、笋壳的完美融合,所展现出老的那种纯粹的米香,晶莹剔透的质感,夹上一小块,沾上红糖,一口咬下去,口角沁香,香甜软糯。 测评:缸鸭狗的红豆粽,大小适中,符合正常人的胃口。缸鸭狗的咸水粽分量很足,糯米蒸的软硬刚好,吃起来很绵软。搭配红糖或白糖会更加好吃。
配方(约10个粽子) 主料 糯米 500g 食用碱(或碱水) 10g(或碱水30ml)清水(泡米用) 适量 辅料 粽叶 20片(干粽叶需提前浸泡)棉线 适量 可选配料 红豆沙/蜜枣(根据喜好添加)做法步骤 准备工作 粽叶处理:干粽叶用清水浸泡一夜,刷洗干净后煮沸5分钟消毒,捞出沥干备用。
碱水粽子的做法如下:准备材料 主要材料:糯米、碱水、生油。处理糯米 将糯米淘洗干净,沥去水分,放入容器中。 加碱水:倒入一两碱水拌匀,待碱水被米粒充分吸收。 加生油:在碱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匀。包粽子 清洗竹箬:用清水洗净竹箬,并浸泡在清水里。
部分地区用草木灰碱水,用量可能不同,需按传统配方调整。 示例配方: 糯米500克 + 碱3克 + 水适量浸泡,包制后煮2-3小时。 建议先小量试做,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比例。
碱水比例:500g糯米约10ml碱水(或草木灰水滤清液)。过多会发苦,过少则颜色味道不足。颜色判断:煮好后粽体应呈琥珀色,米粒半透明且带碱香。蘸料搭配:传统吃法可蘸白糖或蜂蜜,也可淋糖浆、撒黄豆粉。注意事项 碱水可用网购食品级碱水,或自制草木灰水(稻草灰加水沉淀过滤)。
配方(约10个粽子) 主料 糯米 500g 食用碱(或碱水) 10g(或碱水30ml)清水(泡米用) 适量 辅料 粽叶 20片(干粽叶需提前浸泡)棉线 适量 可选配料 红豆沙/蜜枣(根据喜好添加)做法步骤 准备工作 粽叶处理:干粽叶用清水浸泡一夜,刷洗干净后煮沸5分钟消毒,捞出沥干备用。
制作碱水粽时,糯米与碱的比例至关重要。通常,600克糯米需要搭配38克碱水,换算下来,一斤糯米大约需要32克碱。这一比例不仅能使粽子的口感更加粘糯,还能缩短蒸煮时间。同时,由于糯米本身偏酸,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味道,使粽子更加鲜美。碱水粽作为粽子的一种,因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而得名。
碱水粽一斤米需要放32克左右的碱。以下是具体分析:比例控制:在制作碱水粽时,糯米和碱的比例应该控制在600:38左右,这是为了保证粽子的口感和味道。具体用量:基于上述比例,一斤糯米则需要放32克左右的碱。这个用量可以使糯米的粘度增加,吃起来的口感更粘,同时还能缩短粽子蒸煮的时间。
按糯米与碱600:38的比例放。在包碱水粽的时候,糯米和碱的比例应该要按照600:38的比例来放,也就是说600g的糯米需要放38g左右的碱,每一斤的糯米大约需要30g左右的碱。
包碱水粽子时,一斤米需要放5克碱。以下是关于放碱量的详细说明:具体量:一斤米对应的碱量是5克,这大约是喝汤用的小汤匙的小半汤匙。测量建议:为确保碱的量准确,可以使用厨房秤来称量碱的重量,避免过量或不足。过量处理:如果不慎将碱放多了,可以加入一些食用醋来中和,然后煮约15分钟。
示例配方(1斤米)糯米500克 + 食用碱5克 + 清水适量(浸泡后包制)。建议先小批量试做,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比例。
碱水粽一斤米需要放32克左右的碱。以下是具体分析:比例控制:在制作碱水粽时,糯米和碱的比例应该控制在600:38左右,这是为了保证粽子的口感和味道。具体用量:基于上述比例,一斤糯米则需要放32克左右的碱。这个用量可以使糯米的粘度增加,吃起来的口感更粘,同时还能缩短粽子蒸煮的时间。
碱水粽的碱水是由碳酸钠和碳酸钾构成的天然碱水。糯米需要用碱水浸泡一夜。关于碱水: 这种碱水在制作过程中能够使粽子呈现出金***,增加粽子的视觉效果。 碱水还能增添粽子的香气,提升粽子的风味。关于浸泡时间: 通常,糯米需要用碱水浸泡一夜,这样糯米可以充分吸收碱水,颜色会略***黄。 浸泡后的糯米沥干水分,即可进行后续的包制和煮制步骤。
碱水粽使用的碱既可以是食用碱,也可以是小苏打。在制作碱水粽时,食用碱和小苏打都能派上用场。比如在下厨房的碱水粽做法中,2斤糯米会搭配7克食用碱和3克小苏打,它们共同作用使糯米变成***。食用碱(食用纯碱)和小苏打都能让糯米更透亮、更弹牙,还可以延长粽子的保质期。
做碱水粽使用食用碱或者小苏打均可,但二者有一定区别。 食用碱:学名碳酸钠,碱性较强。用它制作的碱水粽颜色金黄,口感更有韧性,粽子不易松散,还能增加粽子的保存时间。 小苏打:即碳酸氢钠,碱性相对较弱。使用小苏打做出的粽子颜色相对浅一些,口感更松软,味道也更温和。
碱水粽用的碱既可以是食用碱,也可以是小苏打,不过二者有所区别。 食用碱:食用碱通常指碳酸钠,碱性较强。用它做碱水粽,能让粽子更快煮熟,使糯米更易成型,还会赋予粽子特殊的碱香味和金***泽,煮出的粽子口感更筋道。 小苏打:即碳酸氢钠,碱性相对较弱。
制作碱水粽时,糯米与碱的比例至关重要。通常,600克糯米需要搭配38克碱水,换算下来,一斤糯米大约需要32克碱。这一比例不仅能使粽子的口感更加粘糯,还能缩短蒸煮时间。同时,由于糯米本身偏酸,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味道,使粽子更加鲜美。碱水粽作为粽子的一种,因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而得名。
一般来说1斤糯米5克碱,大概是喝汤用的小汤匙小半汤匙。把碱用点温水先化开后和糯米一起加水浸泡一个晚上。泡后的糯米是有点 黄的。沥干水后包粽子。
碱水粽一斤米需要放32克左右的碱。以下是具体分析:比例控制:在制作碱水粽时,糯米和碱的比例应该控制在600:38左右,这是为了保证粽子的口感和味道。具体用量:基于上述比例,一斤糯米则需要放32克左右的碱。这个用量可以使糯米的粘度增加,吃起来的口感更粘,同时还能缩短粽子蒸煮的时间。
包碱水粽子时,一斤米应放5克碱。以下是关于放碱量的详细说明:具体量:一斤米对应的碱量为5克,这大约是喝汤用的小汤匙的小半汤匙的量。称量建议:为了确保碱的量准确,可以使用厨房秤进行称量,避免因为估算不准而导致碱量过多或过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