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20000克,食碱5克,绵白糖250克,鲜箬叶1000克,席草40根(每根长1米)。
1.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30分钟,取出冲水一次,沥干后拌入食碱。
2.鲜箬叶剪掉蒂,用开水煮10分钟后沥去水,将大小叶搭配好,叠成十字形,用小绳捆成小把,放入清水中浸泡4-5小时,待杂味漂尽后,取出洗净,然后用布抹干。
3.箬叶1张(小的可用2张)折成三角形漏斗状,放入糯米50克,然后将箬叶覆盖封口,包成菱角形,用席草扎紧。
1、所需食材:圆糯米500g,食用碱一共8g。
2、准备500g糯米,先用清水淘洗干净,加入4g食用碱,然后再加水,浸泡4个小时以上。如果浸泡时间比较久的话,最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来做粽子的糯米,我们一般选用圆糯米。
3、干粽叶先提前浸泡了一个晚上,然后再用开水煮5到10分钟。这样处理之后,粽叶不容易破。当然如果能用新鲜的粽叶就更好了。
4、准备工作就全部做完了,再来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底部一定要卷成尖角才不会漏米。
5、然后把糯米舀进去,可以压紧实一下,表面再压平整 。
6、把两侧的粽叶向里折,把多出来的粽叶往下折,盖住糯米,最后用棉线绑好就完成了。
7、全部包好之后放进高压锅,煮粽子的水要没过粽子,糯米才不会夹生。
8、等高压锅上汽之后,中小火煮50分钟。因为食用碱的加入,会帮助糯米更容易熟,所以煮碱水粽的时间相对比较短。
1.准备糯米和辅料,淘洗后浸泡一夜。
3. 将粽叶放入漏斗中,舀入糯米,用线绑好。
4.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电压力锅,加水没过粽子,按猪蹄键开始煮。
5. 煮好后放凉沾白糖食用,也可以直接食用
拿一个大锅,多放点水,粽子冷水下锅,加入4克小苏打,开煮。
水开后中火煮20分钟,关火。 不开盖焖15分钟。
再开火煮5分钟,关火。 焖15分钟。
再次开火煮5分钟,关火。
熟啦,开吃~ 放凉之后更好吃哦。 注意:水要全程没过粽子。
糯米泡一晚 加少许食用碱 买不到,改放了小苏打 拌匀 手残党表示拌不匀,在米里加水,小苏打溶化,随便拌拌,等一两分钟就匀了 再倒掉多余的水
干粽叶也要提前泡好 如果有新鲜粽叶更好,会让粽子更清香
泡粽叶一定要轻柔 当然还是会裂
有裂的就一次用两张 卷成圆锥形
放一点米,用筷子插实,锥尖不用筷子基本不会有米
加更多的米到一半的样子,加红豆,也可以加其他的馅,再盖上一层米
折 ,再折,扎紧 不需要用尽全力,不散就行
煮一个钟头 有尖就表示成功。
步骤1
提前一个晚上泡粽叶,泡好剪粽叶头,洗刷粽叶。 煮粽叶,煮开5分钟,关火,倒出,重新浸入水中。
步骤 2
提前一个晚上泡糯米。气温高记得冷藏泡米。
步骤 3
沥干水。
步骤 4
步骤 5
1斤糯米放入6克食用碱粉。
步骤 6
一斤糯米加入1汤匙的食用油(约12克)。
步骤 7
糯米、碱粉、油混拌均匀。用手搓米粒,边搓边拌混糯米。 拌均匀糯米放置半个小时以上,让糯米充分吸收碱粉。 我一般放置1个小时以上。
步骤 8
包粽子。一个粽子3.5汤匙的米。
步骤 9
用电压力锅煮粽子,豆筋蹄程序55分钟,2个豆筋蹄程序就完美了,碱水粽一定要裹紧煮透口感才完美的。
步骤 10
用老式高压锅,水浸过粽子,大火上气,上气后转小火煮2个小时。调2小时闹钟提醒,不要烧干锅了。 小火要保证气压一直在:咝咝咝的状态。
步骤 11
用普通锅煮粽子,水漫过粽子,大火上气后转小火煮3个小时。 调手机闹钟1个小时提醒一次加热水,加热水前要给上层粽子翻面,热水漫过粽子,保证上层粽子一定能煮透。
所需食材:圆糯米500g,食用碱一共8g。
具体做法步骤:
1、准备500g糯米,先用清水淘洗干净,加入4g食用碱,然后再加水,浸泡4个小时以上。如果浸泡时间比较久的话,最好放在冰箱冷藏。用来做粽子的糯米,我们一般选用圆糯米。
2、我用的干粽叶 ,先提前浸泡了一个晚上,然后再用开水煮5到10分钟。这样处理之后,粽叶不容易破。当然如果能用新鲜的粽叶就更好了。
准备工作就全部做完了,再来包粽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底部一定要卷成尖角才不会漏米。
然后把糯米舀进去,可以压紧实一下,表面再压平整 。
把两侧的粽叶向里折,把多出来的粽叶往下折,盖住糯米,最后用棉线绑好就完成了。
全部包好之后放进高压锅,我一共包了22个小粽子,再加4g食用碱,煮粽子的水要没过粽子,糯米才不会夹生。
等高压锅上汽之后,中小火煮50分钟。因为食用碱的加入,会帮助糯米更容易熟,所以煮碱水粽的时间相对比较短。这是已经煮熟的粽子,你看粽叶的颜色都变得更加漂亮了。
剥开一个来看看,颜色黄亮亮的,看着就很软糯和透亮,扑鼻而来的是香喷喷的糯米香和淡淡的碱味。这个碱水粽等晾凉之后,会更紧实弹糯,蘸着白糖吃,更是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