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
奶粉20g
鸡蛋46g
白糖30g
色拉油35g
牛奶100g
辅料:
黄油30g
调料:
盐2g
做法:
3. 搅拌均匀面絮状。
4. 简单揉成面西加入盐、室温黄油、以搓的方法揉至出手套膜。
5. 揉好的面团光滑、有延长性。
6. 将面团分为均等的3个剂子。
7. 取1个剂子擀成条状。
8. 折成三折。
9. 二次擀开,尽量不撒薄面。
10. 再逐个折成三折。
11. 第三次将面剂竖向擀开,从一侧卷起,最后将边缘擀薄后卷好。
12. 3个面包剂逐个做好。
13. 放入吐司面包模具中。
14. 盖好模具的盖子。
15. 二次饧发好的面包坯。
16. 烤箱先预热5至10分钟,将模具放入倒数第二层,上火160度、下火150度烤30分钟
食材:高筋面粉270克、鸡蛋液35克、牛奶135克、干酵母3克 调味料:黄油28克、砂糖40克、盐2克
作法:
1.盆中放入牛奶、鸡蛋液、砂糖、盐、面粉、酵母,揉成面团。
2.将黄油隔热水软化,加入面团中,揉出手套膜,静置发酵至2倍大。
3.取出,均分成2份,擀平,卷起来,盖上保鲜膜松弛15分钟,取出,擀平,卷起,放入吐司盒。
4.放入烤箱,发酵模式(36度)二次发酵至八分满,180度烤30分钟即可。
主料:吐司2片
做 法
1. 吐司上中间用勺子压扁,在吐司的凹槽处打一个鸡蛋。
3. 将烤盘放入烤箱中层,338华氏度(170℃),时间10分钟,烤至芝士成金***即可。吐司四周酥脆,咬一口感觉要爆浆,好吃又能拉丝~
1. 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在吐司中加入火腿、香肠或者各种蔬果口感更丰富哦。
2. 喜欢吃全熟鸡蛋的,可以在烤箱关火后再焖5分钟。
吐司红豆包
脆脆的吐司配上香甜不腻的红豆夹心,吃上一口幸福感也随之而来了,简直是早餐首选。
主料:吐司6片、鸡蛋2个、面包糠200克
1. 鸡蛋打成蛋液备用用。
2. 吐司切去四边,用擀面杖来回擀几次,将松软的吐司擀实。
3. 将红豆馅放在吐司中间,吐司边缘刷少量的水,将吐司对折,四边都压实至全部粘合。
4. 吐司沾上蛋液,再裹上面包糠。
5. 锅中适量油烧七成热,放入吐司包,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控油。热乎乎的,外焦内嫩,一口就咬到甜蜜的豆沙,超满足~
花式水果吐司
水果颜色都那么五彩缤纷,不仅有漂亮的花纹,而且搭配吐司,味道也是杠杠的,无论大人小孩都会喜欢五彩缤纷的吐司。
主料:吐司4片
辅料:沙拉酱适量、黄心猕猴桃1个、绿心猕猴桃1个、橙子1个、草莓4个
2. 吐司每两片合在一起,切去四边,切成长方形或方形都可以。
3. 吐司片在其中一面抹上沙拉酱。
4. 抹平后和另一块给合上 ,上面再抹一层沙拉酱。
5. 把切好的水果片,拼在一起摆放成长方形。
第一步:碗中打入2颗鸡蛋,用筷子均匀打散,可以再加入少许的清水,这样做出来的成品口感更鲜嫩。
第二步:这一步把布丁液调好,加入180毫升的纯牛奶,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面粉,再次搅拌均。(调好的布丁液想要口感更好,可以过筛一下,确保无颗粒状这样口感更好哦)
第三步 :把2片备好的吐司,切成均匀的小块,放入碗中。(这一步也可以加入适量的苹果丁或香蕉丁进去,水果的香甜加上牛奶和吐司的软糯,会更好吃哦)
第六步:30分钟后,从烤箱中取出,软糯香甜的吐司布丁就做好了,这样做出来的,不仅色泽好看,奶香浓郁,口感超棒哦。
主料
250g面粉
40g白糖
2g盐
4g酵母
160g牛奶
25g黄油
配料
适量表面蛋液
2
1
将除了黄油之外的材料全部放入面包桶中。
糖和盐分别入面包机两角,酵母最后放,在面粉中挖个坑。埋起来。启动面包机发面团程序,和面20分钟,终止程序。
2
这时候面团已经很光滑了,加入软化后的黄油。再次启动面包机发面团程序,和面20分钟,终止程序。再次启动发面团程序,和面10-20分钟,试着抻面团,可以抻出大片薄膜,面团呈完全阶段。停止和面。我一共用了50分钟。
3
将面团从面包机中取出,放到盆中,放到温暖处发酵二倍大。
发酵好的面团,用手指沾点面粉扎一下,洞不回缩即发
4
将发好的面团排气好,分成均匀的三等份,滚圆后盖上保鲜膜松弛10分钟。
5
擀成长舌状。翻面后折三折
翻面是为了让光面朝外面。懒的话可以不翻
折成三折。松弛10分钟。
6
将三折的面团翻面后再擀成长舌状,反复上一步,再松弛十分钟,再卷成长舌状卷起二圈半
7
将卷起的三卷放进面包桶中。二次醒发。这时候将搅拌棒拿出。
醒发的时候温度太低了,我用了烘焙的功能一分钟,然后终止程序,试一下里面的温度,低了话再加热一分钟,折腾几回就发好了。
8
醒发好了,表面刷上鸡蛋液。开始烘烤程序,一个小时后熟喽。
要是不喜欢颜色深的,提前十分钟拿出来也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