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时,糯米的用量和食用碱的比例会根据个人口味和地区习惯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于3斤(约1.5公斤)的糯米,使用食用碱的量大约在1-2克之间。这个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以达到理想的口感和颜色。
食用碱的作用是中和糯米中的酸性物质,使糯米更加柔软,同时也有助于粽子的保存。然而,过量的食用碱会使粽子味道苦涩,颜色过深,所以使用量要适中。
在包粽子之前,可以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然后加入适量的食用碱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将糯米放入锅中蒸煮。蒸煮完成后,让粽子稍微冷却,这样可以让糯米充分吸收碱的味道。
请注意,食用碱的用量也会受到糯米品种和水质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先尝试少量制作,逐渐调整食用碱的用量,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比例。
材料:糯米750g、食用碱1勺、油10克、盐10克、粽叶适量。
1、粽叶头天浸泡开水烫过后剪去两头备用。
2、糯米洗净,搁一勺食用碱,将糯米与碱拌匀。
3、将2张粽叶重叠,在下部折成三角形。
4、放入一半的糯米,用筷子戳几下使米粒紧实,用糯米将三角形填满、压实。
糯米与碱的比例大概控制在1000:4左右。
1000g的糯米大概放4g左右的碱就好了,所以是一斤糯米则只需要放2g左右的碱。如果碱放太多的话,煮出来的粽子颜色会特别的黄,同时吃起来口感也会不好,会呈带一种苦味。而且经常食用过量碱的话还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包粽子时一定要控制碱的用量。
25g左右
一般一斤糯米放25g左右的碱水即可,适量的放一点碱能缩短粽子的煮熟时间,增加粽子的黏性,同时还能让粽子吃起来更加的清。
碱水粽一斤米放多少食用碱 优 30g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