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水剂的减水率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工具准备、配合比设计、搅拌以及测定步骤等环节。以下是详细的试验方法:材料工具准备 60L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混凝土的搅拌,确保搅拌均匀。水泥、砂、石子: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需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称量。水:用于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
2、如果三次试验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应舍去最大值和最小值,仅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如果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需要重新进行试验。需要注意的是,试验过程中应确保坍落度基本相同,这是减水率计算的重要前提。
3、在进行外加剂的减水率试验时,首先需要准备两个样本。一个为基准样本,另一个则加入外加剂。在试验中,水泥的用量和塌落度应保持一致,以此来确保实验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试验的核心在于观察并记录两者的用水量差异。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水泥、水和其他必要的实验材料。
试验步骤:先按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拌制基准混凝土,确保其坍落度达到mm,并记录此时的单位用水量m0。随后,按掺减水剂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制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同样控制用水量,使其坍落度达到mm,并记录此时的单位用水量m1。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两批次试验。计算公式:WR=m0m1/m0×100%,其中WR为减水率,m0为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1为掺减水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减水剂的减水率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工具准备、配合比设计、搅拌以及测定步骤等环节。以下是详细的试验方法:材料工具准备 60L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混凝土的搅拌,确保搅拌均匀。水泥、砂、石子: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需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称量。水:用于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
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减水率按下列公式计算,应精确到0.1%。
减水率可通过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减水率的计算公式为:WR=m0-m1/m0×100%,其中WR为减水率,m0为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1为掺减水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进行试验前需做好准备,包括60L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水泥、砂、石子、水和减水剂。
在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确保试验环境的一致性。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等参数都需保持不变。然后,分别记录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用水量。两者的用水量差异即为减水剂带来的减水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减水率的计算是基于用水量的相对变化,而不是绝对数值。
在进行混凝土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大于14%)的减水率测试时,首先需要制备基准混凝土。具体步骤为:确保塌落度控制在7~9厘米之间,记录所需用水量,例如210k***。接下来,在同一条件下添加外加剂并再次制备混凝土,同样要求塌落度保持在7~9厘米,记录此时的用水量,如180k***。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配制。配制掺外加剂与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调整两种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基本相同。计算掺外加剂混凝土和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不掺外加剂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百分比;根据公式WR(W0-W1)/W0*100%计算减水率。
硅酸盐水泥和普硅水泥的水灰比应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无需考虑180±5mm的坍落度。而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时,需跳动30下,寻找使流动度达到180±5mm的用水量。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分别为210±10mm和80±10mm。
砂浆减水率=(M0-M1)/M0×100%。M0——基准砂浆流动度为(180±5)mm时的用水量g;M1——掺外加剂的砂浆流动度为(180±5)mm时的用水量g。
做外加剂减水率试验的时候,跳桌跳30下,找用水量以使流动度到达180±5mm。用水量:掺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210±10)mm,用水量为坍落度在(210±10)mm 时的最小用水量;掺其他外加剂的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0±10)mm。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8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