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棍作为早期的人类工具,在我国原始时代便已出现,并逐渐演变为战斗中的重要武器,被誉为“百兵之祖”。 由于制作简便且攻击范围广阔,棍在古代部落冲突和战争中广泛使用,成为当时战争的主要武器。 古代棍又被称作“挺”,其制作工艺简单,几乎任何适于手持的木头或铁条均可称为棍。
2、棍是早期被人类使用的工具,在我国原始时代棍是人们用于日常生产的主要工具,后来被用于战斗成为了我国最早的冷兵器之一被称为“百兵之祖”。因为其极易生产而且攻击范围很大的特点,所以在我们民族早期的部落冲突和小型战争中被大量的使用,堪称是当时战争的主流武器。
3、在中国古代兵器中,枪被称为百兵之王,剑被称为百兵之君。武谚云:枪为百兵之王,剑为百兵之君,刀为百兵之帅,棍为百兵之祖。不过这些称号中只有枪是百兵之王的说法在古籍中是有出处的。百兵之君,是宝剑。
4、棍为无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称。棍的历史悠久,是原始社会主要生产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于战争中的武器之一。棍是近战搏斗兵器,它的攻击范围大于刀、枪,自古有“棍扫一大片”的说法。但是棍主要是造成钝器伤和淤伤,其杀伤力比刀、枪等要小。
5、金箍棒确实属于棍子的范畴,但它拥有远超普通棍子的特殊性。 金箍棒的基础属性与普通棍子一致 从外观和物理形态看,金箍棒呈细长圆柱形,属于典型的棍状武器。在中国传统冷兵器分类中,棍本身是“百兵之祖”,常用于劈、扫、挑等动作,而金箍棒在《西游记》中展现的常规战斗方式也符合这一特征。
1、宋代《武经总要》列有钩棒、杵棒等,多用坚硬木制成,长四五尺,有的用铁包裹头尾,有的装钩和铸,有的头部周围植钉,明代沿用了这类兵器,又增有大棒和加刀棍、大棒长七尺,头上装一鸭形,两寸长的刃,可打可刺,加刀棍为戚继光所创,可打可砍。
2、棍是步战中另一种常见的冷兵器,以其长度和力量优势著称。棍可以用于击打、横扫等多种攻击方式,是许多武术流派中的重要武器。枪:枪是长兵器的一种,由枪头和枪杆组成。在步战中,枪以其远距离的攻击能力和强大的穿透力而闻名。丈八矛等长枪更是步战中的重要武器,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3、古代兵器,亦称“挝zhua”。由抓头与抓柄组成,属长器械类,若抓头与绳索相连则属软器械。抓头形状似手,四指屈挠,木柄长六尺许,尾部有攥。软器械则系有两丈长绳,用于击人击马。可脱手掷出,着身后收回,使其不能走脱。亦系暗器一种,名曰“飞抓”。
4、武术长重器械。形似叉,中有利刃似枪尖,称“正峰”或“中叉锋”,长一尺半;两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长六至七尺。镋始于明代,逐渐由枪演变而成。至清代常见使用,现今使练者甚少。用法有拍、砸、拿、滑、压、横、挑、扎等。镗长而重,多为力大身高者使用。
1、十八般兵器(十四)一棍 棍也被称作棒,古代多称棍为梃”,名称虽异,实为一物。棍为无刃的兵器,素有百兵之首之称。棍的历史悠久,是原始社会主要生产工具之一,也是最早用于战争中的武器之一。长度约为3-6米,也有的长达4米,截面一般为圆形,粗细以单手能够把握为准。
2、棍,亦称棒,古称梃,名称虽异,实质相同。作为无刃之兵器,棍有“百兵之首”之称。棍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也是早期战争中的武器。棍的长度一般在3-6米,有的甚至达到4米,截面通常为圆形,粗细以单手能握为标准。
3、一)棍,亦称棒,古称梃,名称虽异,实则相同。棍作为无刃兵器,被誉为百兵之首。(二)棍的历史源远流长,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早期战争中的武器。棍的长度一般在3-6米,有的甚至达到4米,截面通常为圆形,粗细以单手能握为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96167400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zyhgfj.com/post/7860.html